歌词塔 搜索歌曲

渔樵问答歌词

渔樵问答《渔樵问答》也是一首琴
歌,由琴伴唱。这里录歌词如下:
渔问樵曰:“子何求? ”
樵答渔曰:“数椽茅屋,绿树青山,
时出时还; 生涯不在西方; 斧斤丁丁,
云中之峦。”
渔又诘之:“草木逢春,生意不然
不可遏; 代之为薪,生长莫达! ”
樵又答之曰:“木能生火,火能熟
物,火与木,天下古今谁没? 况山木之
为性也当生当枯; 伐之而后更夭乔,取
之而后枝叶愈茂。”
渔乃笑曰:“因木求财,心多嗜欲
; 因财发身,心必恒辱。”
樵曰:“昔日朱买臣未遇富贵时,
携书挟卷行读之,一且高车驷马驱驰,
刍荛脱迹,于子岂有不知? 我今执柯以
伐柯,云龙风虎,终有会期; 云龙风虎,
终有会期。”
樵曰:“子亦何易? ”
渔顾而答曰:“一竿一钓一扁舟;
五湖四海,任我自在遨游; 得鱼贯柳而
归,乐觥筹。”
樵曰:“人在世,行乐好太平,鱼
在水,扬鳍鼓髡受不警; 子垂陆具,过
用许极心,伤生害命何深!?”渔又曰:
“不专取利抛纶饵,惟爱江山风景清。”
樵曰:“志不在渔垂直钓? 心无贪
利坐家吟; 子今正是岩边獭,何道忘私
弄月明? ”
渔乃喜曰:“吕望当年渭水滨,丝
纶半卷海霞清; 有朝得遇文王日,载上
安车赍阙京; 嘉言谠论为时法,大展鹰
扬敦太平。”
樵击担而对曰:“子在江兮我在山,
计来两物一般般; 息肩罢钓相逢话,莫
把江山比等闲; 我是子非休再辩,我非
子是莫虚谈; 不如得个红鳞鲤,灼火新
蒸共笑颜”。
渔乃喜曰:“不惟萃老溪山; 还期
异日得志见龙颜,投却云峰烟水业,大
旱施霖雨,巨川行舟楫,衣锦而还; 叹
人生能有几何欢。”
乐曲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
乐的情趣,表达出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
乐曲采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方式,
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
示答句。旋律飘逸潇洒,表现出渔樵悠
然自得的神态。
乐曲开始曲调悠然自得,表现出一
种飘逸洒脱的格调,上下句的呼应造成
渔樵对答的情趣。主题音调的变化发展,
并不断加入新的音调,加之滚拂技法的
使用,至第7 段形成高潮。刻划出隐士
豪放无羁,潇洒自得的情状。其中运用
泼刺和三弹的技法造成的强烈音响,应
和着切分的节奏,使人感到高山巍巍,
樵夫咚咚的斧伐声。第1 段末呈现的主
题音调经过移位,变化重复贯穿于全曲,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国演义》开篇词中的几句“白
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
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可做古曲《渔樵问答》的妙解。
《渔樵问答》是一首古琴曲。存谱
最早见于明代萧鸾撰写的《杏庄太音续
谱》(1560 年).萧鸾解题为:“古今兴
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
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近代
《琴学初津》说此曲:“曲意深长,神
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
之丁丁,橹声之欸乃,隐隐现于指下,
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令人有山林之想”固然不假,但
此话并非正解。虽然此曲有一定的隐逸
色彩,能引起人们对渔樵生活的向往,
但此曲的内中深意,应是“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及“千载得失是非,尽
付渔樵一话而已”。兴亡得失这一千载
厚重话题,被渔父、樵子的一席对话解
购于无形,这才是乐曲的主旨所在。那
么,他们的对话中到底蕴藏了什么玄理
呢?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北宋一部奇书
《渔樵问对》。琴曲《渔樵问答》与《
渔樵问对》也许有一定的内在关联。前
者通过渔樵对话来消解古今兴亡等厚重
话题,而后者则试图通过简洁的对话对
世界做出根本性的哲学解释。《渔樵问
对》的作者是邵雍,北宋儒家五子之一。
邵雍学贯易理,儒道兼通,他毕生致力
于将天与人统一于一心,从而试图把儒
家的人本与道家的天道贯通起来。
《渔樵问答》着力论述天地万物,
阴阳化育和生命道德的奥妙和哲理。这
本书通过樵子问、渔父答的方式,将天
地、万物、人事、社会归之于易理,并
加以诠释。目的是让樵者明白“天地之
道备于人,万物之道备于身,众妙之道
备于神,天下之能事毕矣”的道理。《
渔樵问对》中的主角是渔父,所有的玄
理都出自渔父之口。在书中,渔父已经
成了“道”的化身。
渔父做为“圣者”与“道”的化身,
由来已久。《庄子? 杂篇? 渔父》中曾
记述了孔子和一个渔父的详细对话,对
话中渔父对孔子大段阐述了道家的无为
之境,孔子叹服,尊称渔父为“圣者”。
屈原所著《楚辞》中的《渔父》一
章讲了这么一则故事,屈原被放逐后,
游于江边,看起来“颜色憔悴,形容枯
槁”。渔父问屈原为何流落于此。屈原
回答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
独醒,因而被放逐到这里。渔父劝屈原
该看破世人世事,不必“深思高举“。
屈原不听,执意欲“葬于江鱼之腹中”。
渔父莞尔而笑,唱着“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
足。”的歌子远去。渔父在这里已成为
一个欲引屈原“悟道”的先知。
历史上最有名的“渔”的代表是东
汉的严子陵,早年他是汉光武帝刘秀的
同学,刘秀很赏识他。刘秀当了皇帝后
多次请他做官,都被他拒绝。严子陵却
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
李太白曾有诗云“昭昭严子陵,垂钓沧
波间”。清代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举重若轻,轻描淡写便绘就一幅渔人秋
江独钓的胜景。
历史上“樵”的代表则是汉武帝时
的大臣朱买臣。朱买臣早年出身贫寒,
常常上山打柴,靠卖薪度日,后妻子因
忍受不了贫困而离开了他。有人说“樵”
有禅意,这种说法待考。
中国自古以来有渔樵耕读的说法。
民间的屏风上常画有渔樵耕读四幅图。
渔图和樵图画的分别是严子陵和朱买臣
的故事。耕图和读图画的分别是舜教民
众耕种的场景和战国时苏秦埋头苦读的
情景渔樵耕读是农耕社会的四业,代表
了民间的基本生活方式。这四业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古代不同价值取向。其中渔
为首,樵次之。如果说耕读面对的是现
实,蕴涵入世向俗的道理。那么渔樵的
深层意象是出世问玄,充满了超脱的意
味。
《渔樵问答》一曲是几千年文化的
沉淀。“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尘世间万般滞重,在《渔樵问答》飘逸
潇洒的旋律中烟消云散。这种境界令人
叹服,然古往今来几人能够? 虽向往之,
实不能也。
更多>

吴景略最新专辑

更多>

吴景略最新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