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0] 作词 : 乘物游心、东皇薄荷 [00:00.000] 作曲 : Litterzy [00:00.00] [00:21.41]静安先生王国维做学问讲究三境界: [00:29.09]其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00:38.99]仿佛可以看到少年豪气志存高远, [00:45.91]说不尽平凡人的鸿鹄志, [00:49.60]孤独客的家国心; [00:51.88]其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01:01.83]这是个求索的过程, [01:05.68]苦,却心甘情愿; [01:09.98]其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01:18.89]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01:23.89]此境界当是最美的, [01:29.33]在重重叠叠的压抑里, [01:32.02]在日复一日的打磨中, [01:34.10]那个收获的瞬间好像跳跃着顿悟的璀璨。 [01:41.42]但是,人生境界如此之人, [01:46.76]恐怕也只有静安先生这样的大家了。 [01:51.52]树下品茶读书的时候,细嚼这文字, [01:57.17]我却读出了另外一番感觉。 [02:01.67]原来此三重境界,竟也是也可以推及爱情的。 [02:09.79]也许曾有个温婉的女子,大约也曾独上高楼, [02:16.82]心忧着望不到的今后。 [02:18.89]而相同的岁月里,也有那背着行囊的少年考生, [02:26.70]低头走过落日下的荷塘。 [02:30.08]等待的日子向来漫长,姑娘日日翘首盼望着少年的书信, [02:39.49]眉梢眼角写满了相思和心忧。 [02:43.23]直到发榜日已过许久,却与那人断了音讯。 [02:51.16]又逢上元节之夜,念及往年与少年携手同游, [02:59.91]而今却不知那人身在何处,姑娘心中一片郁郁。 [03:07.30]蓦地在不经意回眸时,她瞧见了一道身影, [03:14.30]此刻半空中烟花忽地炸开,照亮的正是那少年郎含笑的眉眼。 [03:26.46]你看,这故事不正是应了静安先生的三境界么。 [03:36.05]